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51上线早知道,您知道51什么时候开通的吗?

51上线早知道,您知道51什么时候开通的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5:52:04 编辑:生活常识 手机版

1,您知道51什么时候开通的吗?

51.com成立于2005年8月,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早的社交网站。 http://baike.baidu.com/view/446796.html?wtp=tt

51上线早知道,您知道51什么时候开通的吗

2,如题。。不是说五一当天上线就送点券吗?从几点到几点啊 要具体的详...

十四点到十六点!在线满两个小时就送三千点卷

2:00至4:00

下午2点到4点登要卷

今天只送3000然后明天后天各1000,总共5000

2-4电

51上线早知道,您知道51什么时候开通的吗

3,51是什么时侯出的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的谣言很多,比较多的是两种说法: 一,4月23日星期一冒险岛服务器例行更新的时候出051版本,届时将开启四转 二,6月1日与韩国四转开启时间相同,更新051,开四转。 个人认为都不可靠,应该比韩国要晚一段时间出。

是WAR3的巫妖?

51上线早知道,您知道51什么时候开通的吗

4,谁知道51最开始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吗?

51.com(以下简称“51”)创建于2005 年,是中国最大的博客社区。 51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稳定安全的个人空间服务,并努力为用户搭建优秀的交流平台!注册成为51的用户,不但可以享受相片存储、日记写作、音乐上传等服务,还可以与遍布各地的51用户交友。相对于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而言,51并没有太多的特色。我们只是秉承踏踏实实为用户服务的原则,更多的注重于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与交友的真实性。 截止2007年6月,51已拥有7000多万注册用户,并以每天16万人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我们立志于将51打造为全球华人的网上家园,并以合理的利润保障51的永续发展。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51.com2005年8月份开始上线

5,DNF:当前版本免费获得深渊票来源 赶快去领取深渊票吧!_

现在一说起刷深渊,只能感叹伤不起啊!现在版本深渊票的产量大幅度降低,每个区里的深渊票基本上都是在35000+了,就像楼主区里的深渊票,真是刷不起的感觉。

刷一次深渊就要101w游戏币!你没有看错按照现在游戏币比例来说刷一次深渊3块钱。。虽然现在各种活动都送有深渊票但是绝对不够玩家们的日常开销!当然游戏里面免费送的深渊票就不能放过了。

TOP1:巨龙票

现在巨龙票可是每天上线必做的一个任务,每天免费刷一把深渊还是挺不错的。而且楼主个人感觉巨龙票的爆率还是挺高的,楼主曾经用巨龙票出了不少的史诗其中包括石碑!当然巨龙养猪不知道大家知道不,就是通过很多的85级小号每天完成巨龙任务每天刷一次深渊,就像那些有几十个85的角色一天刷几十次深渊总会出几个史诗和狗眼的。当然这个适合爆肝帝咯。

TOP2:公会NPC

公会地图的礼盒每天送40张深渊票,按照市场价来说这个礼盒都值100多万游戏币了!当然很多玩家会把公会道具用来换勋章,就像楼主这种玩家不会把辛辛苦苦刷的几千个道具换传说勋章,用来换深渊票指不定哪天就出了90的极品装备是不是呢!

TOP3:挑战任务

这个每天的挑战任务每天还可以得到15张深渊票呢。这个挑战任务每天都很容易完成的,每天刷几次图就有15张票的。加上公会地图的40票。都可以刷两次深渊了!

TOP4:支援兵

支援兵这个挂一天就有一个深渊票,就像楼主25个85的角色光每天挂支援兵都可以得到不少深渊票。而且哪天运气爆发了系统送一张卢克卡片那可是发了!但是支援兵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基本上要挂20多天才能刷一次深渊。。这个就比较尴尬了。

TOP5:打团

关于打团现在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门槛了。如果装备不行的话可以找人带。就像楼主区里的找人带一次团也就是200w左右!200w你买深渊票也才买50张,可是打团你一次下来最少也要一百张,运气好了一次团可以得到350张深渊票。如果真的是那种人品帝一次团就可以毕业。。

TOP6:最后一个

练小号升级得到2500+的深渊票。现在版本深渊票那么贵,升级那么快小号升级送的深渊票成为不少职业玩家的首选了。一个小号升到85级基本上一个星期就足够了。当然送的2500深渊票运气再不好也要爆出几个史诗或者狗眼吧!如果小号出了毕业武器可以做套远古装备职业打团划水岂不美哉。

原文地址:点击查看

6,...第一张微信居民健康卡发布;首个民生服务小程序「粤省事」上线_...

微信互联网人每天必看的早新闻

小程序

1. 5 月 21 日,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正式上线。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即可全平台通用,办理社保缴纳、医保移动支付、公积金查询、结婚登记、一键移车等一系列民生服务。

2. 生态环境部在全国同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督查,公众也可通过「12369 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

3. 微信与漫威合作,邀请 6 组中国民间文化匠人制作的漫威系列民间艺术品上线。只要搜索「WeHeroes」小程序,就可以在线上欣赏该系列艺术品。

4. 购物推荐类小程序「可欲生活」在近期被暂时下线。原因是微信官方认定该小程序中存在口令式信息。

5. 据悉,箱包品牌爱华仕于近日进驻微商城小程序,由微盟提供技术支持。爱华仕微商城目前上架的产品主要分为拉杆箱、背包、女包三类。

6. 微盟协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开发的首个公益小程序在 5 月 20 日上线并发布。在该小程序上,爱心人士可查看并认领智障人士的微心愿,支持邮寄和亲自送达两种心愿认领方式。

微信圈

1. 5 月 21 日,有用户反馈称,在微信安卓版一个内测版本中,涉及了微信朋友圈视频可同步微视的内容:微信授权登录过微视的用户在发布视频时,会在状态发表页默认出现同步入口。但这一更新已被微信否认。

2. 5 月 2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腾讯公司、中科软科技的技术支持下,按照国家居民健康卡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发出了首张基于微信平台的居民电子健康卡。

3. 5 月 2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民陆军」正式上线。这也是继空军官方微信公众号「空军发布」后,第二个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军兵种。

4. 广州市肢残人协会拟上线广州市残疾人无障碍平台「微信出行助手」,该平台平台将汇集广州无障碍地图等功能,为残疾人的居住、出行、工作、休闲娱乐提供方便。

5. 2018 年「新消费·新商业技术创新峰会」近日在上海举行,腾讯企业微信在会上解读了快消企业如何借力企业微信,实现「互联网+」的智慧化数字化转型。

6. 由深圳机场与微信支付联合推出的微信「无感支付」停车缴费服务功能,21 日起在深圳机场上线。车主只需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微信车主服务」小程序一键绑定车牌,并开通免密支付,即可从绑定的微信账号中自动扣取车费。

腾讯生态

1. 5 月 20 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2018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腾讯集团、水滴公司等公司共同捐赠设立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正式揭牌亮相。

2. 腾讯和国际音响品牌哈曼卡顿近期联合推出了「音乐琥珀」智能音箱。该音箱接入了腾讯云小微来实现语音交互需求。

3. 微众银行称,微众银行已研发了两大开源底层平台。其一是在 2017 年 7 月完全开源的 BCOS,其二是之后开源的 BCOS 的金融分支版本——FISCO BCOS。

4. 「王者荣耀」爆料了新玩法「吃鸡」模式,新地图面积是王者峡谷的数百倍,而且角色可以捡装备,还要「跑毒」,玩法已经超出 MOBA 游戏的范畴。

5. 近日,腾讯 Tencent Server Web 运维组件正式开源。TSW 是面向 WEB 前端开发者,以提升问题定位效率为初衷,提供云抓包、全息日志和异常发现的 Node.js 基础设施,用于QQ空间、微视、微云、QQ 音乐等。

6. 「流放之路」开发商 Grinding Gear Games 于 5 月 20 日宣布,腾讯公司目前已经收购了 Grinding Gear Games 的大部分股份,成为大股东。但 Grinding Gear Games 仍然是一家独立公司。

7. 5 月 19 日,北京医院、GE 医疗和腾讯三方共同发起「医学磁共振影像人工智能联盟」,共同促进人工智能(AI)在核磁共振影像诊断领域乃至整个医疗行业内的落地发展。

8. 据外媒报道,全球性媒体公司 STX Entertainment 和全球最大电视现场直播娱乐节目制作商 Dick Clark Productions 宣布与腾讯合作,从 2018 年起把公告牌颁奖典礼引入中国 3 年。

今日晓程序

开趴乐

不知道了吧,微信上也可以开趴了!

把这款小程序能让你的微信群变成 KTV,大家一起燥起来!

「开趴乐」小程序使用链接

网页链接

群聚小纸条

聚会的时候不知道用什么梗,把这个小程序发给朋友们,帮你们 60 秒聚会破冰。

「聚会小纸条」小程序使用链接

网页链接

关注「知晓程序」公众号 ,在微信后台回复「早报」,获取行业最新动态。

7,...吸引了无数公众参与其中。然而光“撒币”却不知道如何挣钱,就如...

 “奖金收到了,真金白银啊!”、“扫二维码,咱俩各得一张复活卡”、“12道题,第三题挂了”……最近,许多网友都忙着做一件事情,就是在直播平台上答题,这个被称为2018年“互联网风口”的直播平台答题模式,吸引了无数公众参与其中。   1月10日,针对近日在线答题的火爆,易凯资本创始人兼CEO王冉在朋友圈中发布了一条关于在线答题的问题:现在遍地开花的知识问答市场一个月内会发生什么?A、更多玩家跟进,B、出现单场千万奖金额,C、有关部门出台严格政策。   就此,腾讯CEO马化腾直接给出答案C,认为有关部门出台政策限制。而360公司CEO周鸿祎则选择了A,并回复称,“有什么理由限制这种非常正能量的活动呢?应该选择A”,更多玩家跟进,进而补充说,“A选项应该改成巨头纷纷进入。”   那么,此类平台究竟是否合法?是否如马化腾所言,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进行限制?   大佬集体“撒币”   其实,最早听说直播平台还要追溯到1月3日,也就是王思聪30岁生日的当天。他在微博发了一条消息称,“每天我都发奖金,今晚9点就发10万,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聪明,那就来试试‘冲顶大会’APP,只要你答对12道题,就能拿到钱,随时提现,非常简单,我撒币,我乐意。”显而易见,王思聪拿出10万元人民币,给自己投资的一款名叫“冲顶大会”的手机答题赢钱游戏当作奖金。   这款结合了直播和弹幕形式的答题游戏,规则并不复杂。每场设置有12道选择题,参与者必须在10秒内作答,超时或者答错即被淘汰,12道题全部回答正确的参与者平分所有奖金。   发钱的活动原本就很吸引人,加之这一新奇玩法,平台瞬间吸引了25万人围观,当晚,这场答题游戏有1929人平分了10万元奖金,每人获得51.84元。   很快,直播答题赢奖金的这种模式,除了冲顶大会外,今日头条、映客、YY直播等涉足视频或直播业务的互联网公司也都看上了这个生意,并且,很多单场的在线人数以及奖金额度纷纷突破百万,“直播答题”这个新风口很快进入了“白刃战”,甚至,冲顶大会、花椒“百万赢家”等平台每天烧千万,但这还只是开始。   “直播答题是交互性极强的新的直播模式,内容上有极强的趣味性,有很高的用户粘性,这种模式非常适合直播平台,不仅可以丰富平台的内容,且获客成本较低,经过一周的运营,花椒的用户新增增速上涨了20%,新用户留存也保持相当高的水平。”1月11日,花椒相关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百万赢家”上线运营的前三天的累计观看人数来看,每天的在线用户都超过400万,截至1月9日,所有场次累计奖金1302万元,目前共有超过110万人次获得奖金。   然而,光“撒币”却不知道如何挣钱,就如同另一只没落地的靴子,让人始终不得踏实。   单从经济账上来算,一场“撒币游戏”花费100万元吸引了400万左右的观众,每个用户的获取成本不过几毛钱,却能让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涌入平台参与答题,这明显是直播短视频平台甚至是所有的内容平台的一种全新的获客、保留存、拉活跃的新模式。但是,随着类似产品的前赴后继,以及用户激情的消退,获客成本的这笔经济账注定越来越不划算,如何将“流量变现”并且留住用户将是直播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就在这烽火连天中,各家直播答题产品又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撒币”行动,一时间,王思聪撒币,张一鸣撒币,周鸿祎撒币,奉佑生撒币。甚至,周鸿祎表示:“你们都撒币,我大撒币,比你们厉害。”   监管真空   然而,当大佬们忙着撒币、网友们紧着答题的时候,人们似乎也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直播、固定时间、主持人口播、节目预告、开始倒计时等等电视节目的元素都汇聚在这个APP中,直观地说,这就是直播版的开心辞典,互联网版的幸运52。而对于此类节目,早在2005年,广电总局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对有奖竞猜节目的收费形式、内容、频次、奖金额度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同时,首次对有奖竞猜类节目的奖项金额做出规定:不得超过一万元。   那么,纷纷以高额奖金吸引了大批公众围观或直接参与的直播答题类游戏,是否涉及相关问题?   “广电总局2005年的《通知》主要针对的是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网络有奖答题竞猜直到目前还缺少相关具体规定。”1月11日,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涉及直播、网络管理及企业经营监管等问题,因此,广电、网信、工商等部门都有权力从不同层面进行监管。   就此,记者拨通了广电总局网络司的电话,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直播答题这块业务不归我们负责,广电总局的职能里面没有这方面的内容,答题直播服务更多的是在网信办,对于网络直播,我们既没有牌照发放,也没有业务管理。”   同样,就此问题,记者联系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问题涉及到了职能规范的内容,如果觉得此类平台有什么违规现象,可以向12377进行投诉。”   据记者了解,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相关规定,要求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依法直播,但是,其中并不涉及网络有奖竞猜的相关规定。   直播答题是否违规的疑虑未消,1月10日,几位大佬又就真撒币还是假撒币,互怼了起来。   当天,搜狗CEO王小川在朋友圈宣布,搜狗借助汪仔在“一站到底”的OCR(光学字符识别)和答题技术,帮助大家冲顶各大问答平台。并称“这套技术不需要问答数据库,通过机器搜索语义以及搜索并给出唯一答案。”   简单来说,这款产品相当于直播答题的外挂。对此,周鸿祎评论称,“我们撒币,你们作弊,太流氓了。”马化腾则回复称,“动作很快。”   “现在市场上有三种方式的外挂,首先是语音识别和识图技术,以所有语音识别技术的精准性、搜索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反应时间来说,靠这种软件完成答题是不现实的。另外一种是通过抓产品接口侵入题库,但是,我们有独特的加密方案,并不能通过此手段破解。”花椒相关负责人称。   “关于网友质疑的中奖人数或许‘注水’的问题,如果属实,这种欺骗和误导用户的行为不仅涉嫌虚假宣传,甚至涉嫌不正当竞争。”张新年同时表示,答题平台以其拥有的信息、技术、人员等优势与用户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态,获奖人数和获奖数额的真实性与透明度无法确定,容易产生为稀释奖金而虚报获奖人数的行为。果真如此,工商行政机关则有权依法介入调查查处。

8,吴晓波:激荡十年,中国新周期下的六大新商业机会_

未来从来不会自动地发生,它总是诞生在一片被击碎的旧世界废墟上,每个时代总会有这样一批人,他们破坏旧秩序,创造新物种,而新物种就应该与新物种在一起。

2018年3月24日,上海首期《奥迪·造物学:新物种商业方法》课程中,造物学导师、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创始人吴晓波老师发表了以“新周期/新产业/新中产”为主题的演讲,对中国当下的新商业环境、新中产人群进行了独到、深入的解析,并提出了未来六大新商业机会。

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创始人吴晓波

以下内容整理自吴晓波老师现场演讲,有删改 :

“造物学”是吴声做的一个新物种商业方法课,从场景、超级IP、新物种这些新词,到了现在的“造物”,我觉得说明商业进步已经重新回到了物的本身,回到了产品本身。昨天我去了盒马鲜生,他们现在有35家店,明年底大概会有450个店,单店的覆盖人口密度将近50万到80万,未来就是大概两亿人口,而这基本就是中国的全部中产阶级了。

为什么今天会出现盒马鲜生,十年前有可能吗?我觉得很难,主要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十年前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现在去过盒马的人,二次购物80%都是在线上完成的。第二,如果没有现在的中国中产阶级,也不可能出现这样一个新物种,盒马有一项服务是你到店里或者在线买了任何一个东西,如果不满意你可以在APP上面一键下单,它直接支付宝退款给你,不需要拍照片,也不需要验货。

这是只有在一个中产阶级国家才可能出现的景象,大家只对品质和新品类感兴趣,而对价格变得相对模糊,消费者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非常低了。我觉得盒马鲜生这类产品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商业社会无论从工具、商业模式还是产品,的确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状态。而这样的景象不仅发生在盒马所在的百货零售业,可能发生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任何原来认为铜墙铁壁的行业壁垒和护城河,都变得非常容易被击穿。

激荡十年,中国的“规模”在变化

我写《激荡三十年》的时候,经历的是从零到一的过程,所有的变化都值得被歌颂,值得被赞美,所有对旧秩序的破坏,都是进步的一部分。但是写到《水大鱼大》的时候,也就是最近十年,我们过去所歌颂和赞美过的事物和人,现在已经成为另外一股势力和另外一种价值观了。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变化其实是一个规模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质的变化,所以我们叫水大鱼大,这种规模的扩大使得全世界对中国经济都变得非常陌生。

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我认为经历了四个大的周期:第一个周期是1978年到1992年,是中国一个所谓的自下而上的增量改革时期;第二是1993年到2003年,中国中央政府开始重新控制整个经济面貌,并提出了顶层设计;2003年到2012年,这十年间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货币总量增加了五倍。2013年至今,中国进入了一个新周期,我认为是中国“新中心时代”,政府会极大地推动产业领域里的市场化运动,这其中有几个重要趋势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未来的五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认为中国会进入到一个“技术官僚治国”时期,其中关键问题是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控制表外资金业务和影子银行业务会成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其次是国家资本的驱动,国家通过资本化的方式参与到新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比如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会被全面创新。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中国至少出现了六个千亿级的主权基金,也就是说未来的创业者很多会直接或者间接拿到国家投资的资金,这是国家参与产业创新的一种方式。

第三个是中心城市布局。我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概还有十来年,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超过70%的时候,9.4亿城市人口,中产阶级大概三亿多人,20个左右的千万级人口城市,并且大量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

第四个是一带一路,它已经变成一个越来越真实的国家扩张模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制度设计。

从国家治理、资本、城市格局到国家能力的辐射,你明显看到一个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五年,我们的创业也好,发展也好,就处在这么一个大的历史性的转轨时期。

2018年,中国商业的四个新特征

在这个大格局下,回到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自身的能力和关注点也要发生一些变化,尤其是在商业领域的新变化,我认为大概有四个新的特征:

第一,大众消失。

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个产品,在中国地区不可能卖给每一个人,我们所见过的商业模式也都是在为圈层化服务,为折叠社会服务。去年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他们有很大的对冲性,有人会为品质生活去买单,所以出现了严选这样的产品;从营业额来讲,拼多多增长得更快,两年多的时间月交易额已经突破600亿。有人为品质买单,也有人仍然为两三块钱的东西拼单,这是完全被切分的一个市场。

另外,戴森和小米这两个品牌,产品都长得挺好看,但定价逻辑、渠道逻辑、商业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都走得通,至少在今天来看,他们都获得了在中国地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所以,今天我们不再需要讨好所有的消费者,因为大众消费早已经不存在了,对于创业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大众”的消失,每一个商品都可能从消费者的年龄、收入、审美等十几个维度形成新的模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产品都起码有十几个到一百个以上的一个中小品牌存在的可能性。我们有可能迎合一小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或者创造新的需求,满足他们,就有机会击穿那些大众品牌。

第二,我认为是需求极大地丰富了,智能再造生产。

中国已经很长时间制造能力过剩,而消费者需求将成为供给侧改革重要的来源。我认为未来的产业会由供给能力主导模型变成需求能力主导模型,任何一个产品的制造和定价关系都会因此发生变化。最近看到很多跟制造有关的案例,其中一个是做衬衫定制产品的,他们在全国发展量体师,399元到499元一位顾客,单日订单已经过了两千了,据说已估值10亿人民币;而另一个上海衬衫定制产品,不是派量体师,而是做大数据,他们用七百万数量级的男生身体数据做加权,去做模糊定制,去除了量体师这个环节,他们就可以把价格打到199元,还有50%的毛利。这个公司上线大概七八个月,单日订单量已经超过七百了。

所以,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的变化和丰富,会形成定价模型和商业模式的变化,这只是很小的一个案例,但即便是一件衬衫,都存在着很多种创新和变革的可能性。

第三,审美变得越来越重要,必需让位美好。

我买了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出的一本书《知的资本论》,其中讲到未来所有的造物或者产品生产中,颜值变得很重要,设计会成为一种新的能力。比如戴森在中国地区的销售成功,很大因素是颜值高,工艺设计好。很多产品在一定的价位环境下产生了技术的平台化模型,除了价格特别便宜的和特别高精尖的产品,中间段的价格敏感部分,审美就变得非常重要。

所有商品生产的溢价来自于两个部分,第一来自于科技进步,第二来自于审美进步。在这一轮以审美导向、需求导向为主的新一轮消费运动中,各个行业的壁垒都被打散掉了,最重要的是消费关系的重构,而这所需要的变现能力也是非常跨界的,你有没有跟正在发生的审美变革形成了一种新的互动关系,就变成了非常核心的能力。

第四,我觉得是产业洗牌,科技颠覆能力。

在制造业本身,这些年所发生的变化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举例来说,2015年初全中国马桶盖的销量每年不到40万只,去年增加了8倍,但是并没有发生价格战。

两个原因:第一是产品的品牌效应,老百姓不会因为价格低而去买这个产品,而会因为你的品牌,因为你的设计而去购买这个产品,所以会认TOTO,认松下。价格战在中高端市场的杀伤力是反向模型,消费能力越高,层次越高,价格战的效率越低。

第二点是,马桶盖的迭代,不再是一个规模比较能力,而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我去过很多马桶盖企业,每一家企业讲的技术要点都不一样,有的是防漏电能力,有的是通水能力,有的则是节能环保能力,很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强的技术。

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产品创新,都是源于组织能力的创新,生产能力的创新,这是结果而不是开始。所有产品都面临着技术性的迭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个行业都有被彻底刺穿的机会,而这也是跟整个潮流和趋势相关。

六个产业新机会

2018年,我认为行业可能发生的一些机会点,从六个我们常谈的名词说起。

第一个词,2016年的10月马云在云溪大会上提出来的新零售。

由此过去的一年半中国百货零售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网上流量枯竭了,流量需要到线下去抓取,我觉得问题是整个零售行业发展到今天,需要的是对消费本身进行重新的定义和重新的认识。

所谓的新零售,我认为就是通过某种场景的营造和某种交互行为,挖掘出消费者更多的行为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对消费者所承载的空间进行一次再造。所谓新零售的发生,并不是供给端、制造商或者平台商自主产生的景象,而是需求端和消费者本身所发生了变化,在现有的电商模型之下就变得非常困难。

我女儿最近度假在家,我发现这些90后的孩子只要能够在网上买的东西,绝对不会迈出家门一步,但他们为什么要去咖啡店,为什么要去书店,为什么要去商场,只有一个原因,她需要体验,谈恋爱,要会朋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95后一个行为,未来的零售业务的构建,就要为她来做服务。所以我认为根本不是流量的枯竭,人的消费行为在线上会不断丰富化,问题是这些消费行为怎么能够形成更多的数据,或者怎么能够把线下的流量转变成线上流量,在这里面就会产生非常多的创新机会。

第二点,大数据与供应链金融。

无论我们常讲的互联网金融,还是科技金融,在过去几年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杭州有一家企业叫51信用卡,是一个信用卡管理的卡包公司,他有数千万乃至上亿用户的时候就有机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征信平台,因为通过信用卡,消费者的购买数据全部都留下来了,这就导致金融的交互关系会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化。

为什么这两年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那么强?很简单,我们以前存钱在银行,而我们工作、吃饭、购物所发生的关系与生产、消费关系是割裂的,但今天这三者行为在平台上已经数据化。当有人掌握了这些行为数据的时候,在供应的环节上重新建构了你的信用体系,银行并不知道,谁知道呢?跟你的消费行为和你的生产行为相关的平台公司,银行彻底被击沉了。

第三个是人工智能。

我们看到了全世界第一个拿到护照的机器人索菲亚,具有了沙特阿拉伯的公民身份,《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说人造出的这些机器人,未来会对我们的智力、生产能力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在今天已经变得非常真实,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很多技术能力都已经逐渐地替代我们。

这一波人工智能革命不仅会对我们的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对我们的孩子们的职业选择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他们读大学的时候,专业本身、能力本身已经不存在了,所有能被程序和计算替代的能力都变成了不值得拥有的能力。

第四个是万物互联和智慧家庭。

前两天我来到AWE,跟他们几个老总说未来家电行业三百亿以下的公司都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三百亿以上的公司会有冰箱、空调、洗衣机、橱柜、洗碗机等所有产品,它们会形成一个互联关系,这里就是未来家电公司的溢价能力,他们也会有由一个制造商变成服务商。

所有的家电公司都在想怎么能够让这些家电互联互动并产生数据,整个万物互联以传感器为代表的芯片技术能力突破,我认为基本上处在一个小的拐点上。去年高通中国区总裁跟我讲了一个数据,高通生产与万物互联相关的芯片每个月达到了一亿片左右,而且在以35%的速度在增长。尽管现在整体应用场景还非常地笨拙,不够敏感,但我在AWE、在CES已经可以看到了未来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第五个词是新匠人。

我认为当互联网真正成为基础设施,成为国民经济基础以后,就像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做水泥的、建筑公司、土地供应商可以赚钱,但是建完以后,所有的创业都将与“物”相关,这时候就需要匠人的专业技术能力了,这也是为什么吴声老师的“造物学”很重要。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国民、国力的崛起,中国元素重新开始成为中国消费的愿意买单的理由,不再是跟随消费潮流。消费者的审美能力、工业设计接受能力和自我身份认知能力发生了重要变化,我认为这是总理提出“双创”以来的一个新浪潮,创业进入低谷期,但也意味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大部分的创业会回到产品本身,回到物本身。

最近,我们和吴声老师在发动一个中国新匠人的复兴运动,对比日本在1960年代、1970年代所发生的新匠人复兴运动,今天的中国丰富度要比它大很多,中国国家级的非遗产业一千两百个,还不算地区的。所以,我们会在未来大规模地推动这个事情,这和我前面讲的制造逻辑、消费逻辑、商业模式逻辑和资本的投资逻辑也存在着重大的关系。

最后,我认为要关注到人本身。

我们这一代人都在追求寿命的不断延长,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提高我们寿命的质量呢?在这个巨大的诉求下,中国的教育、医疗、农业都存在着一个特别大的新兴空间。可能医疗、教育还需要很多的资源和资本来提升技术能力,但农业本身需要的就是热情和专注,无论从农业生产、农业相关产业的培植,还是农产品供应链,或者和农村发展相关的消费者关系互动等等,都有一个巨大的成长空间。

我十年前写的那本书《激荡三十年》里面,有很感慨的一句话,78年这一轮改革以后,中国变成了一个非常焦虑的国家,我们有很多的困难和苦恼,有一到两代人为了经济发展败坏了自己的身体,败坏了我们的土壤和空气,但是总的回过头来看这还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它还允许很多可能性的发生。

我很喜欢安藤忠雄讲的这句话,送给今天所有的创业者,希望通过这个课程,通过实践和交流,让我们看到更多今天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谢谢大家!

9,百度技术战略10年:2008-2018_

过去1个月内,两笔交易,三个巨头,BAT悉数出镜。

2018年10月15日,饿了么正式宣布百度外卖更名为饿了么星选,而就在几天前饿了么宣布与阿里口碑合并,加之腾讯系的美团于今年9月20日的上市,正式宣告了红黄蓝大战最终结果,百度外卖业务出局。

2018年10月2日,腾讯音乐集团(TME)赴美IPO落定,而15天后旗下原本拥有百度音乐且持股并作为太合音乐大股东的百度突然宣布战略投资网易云音乐,此基础上加阿里音乐的阿里星球,使得国内三大音乐集团格局最终明了。

紧接着,号称估值750亿美元今日头条,在Pre-ipo期间宣布进军电商威胁阿里。此前它也因为分流大量腾讯用户时间和流量引发长达半年之久的头腾大战,但没有人注意到的是今日头条核心的收入来源,是其带走了大量本该属于百度的广告业务。

“百度的工程师,阿里的运营小二,腾讯的产品经理”,不可否认BAT三家公司在不同核心领域分别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最高水准,即便是今天包括AT在内仍然没有人胆敢否认百度在技术方面至今仍然保持着优势。追溯百度过去数年间为何突然掉队的原因,似乎并非仅仅因为丢失移动互联网流量第一入口的说法那么简单。

2008年~2009年,彼时如日中天的百度押注阿拉丁平台与框计算技术,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条稍纵即逝的赛道事实上却是PC互联网时代的绝唱。此期间,原本作为BAT中技术实力最弱的阿里巴巴却率先开启了阿里云的未来之门,而腾讯云开放平台也在此期间悄悄开放了首批外部应用的接入。

2011年起,当百度缓过神来开始自上而下开始转向云计算赛道时,却意外遭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突然降临——微信抢下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流量入口,腾讯迅速取代百度成为新的流量巨头。2012年~2017年,阿里巴巴与腾讯之间围绕出行、本地生活、文娱、互联网金融、电商、社交等三十多个赛道的大战忙得不可开交。

那百度的未来在哪里?

过去6年来,百度战略收缩并拱手让出手头已有赛道,后退一步的进入了公司的战略转型期。伴随一场网盘大战的爆发,百度云小试牛刀拿下云储存赛道,而后又继续默默加注人工智能,静待时机成熟。

直到2018年,天下大变。

头腾大战,传统业务上的问题让腾讯遭遇了8年来最凶险和危机的时刻,并直接引出了历史上第三次重大架构调整;正当马云宣布退隐之际,拼多多抄底淘宝网,阿里野心勃勃的新零售战略刚满2年却被10年不遇的经济下行所打断。

AT两家在同一时间被迫驶入了To B业务的新赛道时,突然发现百度方面因为其人工智能业务与To B赛道的强关联性而再次拿回了不输10年前的优势站位。

BAT再次会师,重回同一起跑线。

站在纯技术角度来回顾过去10年,BAT各自在技术赛道上的抉择,其得失实际决定了公司发展之路的成败。10年前百度押注框计算与阿拉丁计划是否是错误的?BAT三家的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上为何存在不同纬度?面向未来的To B赛道中,BAT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分别拥有怎样不同的切入口与侧重点?最先布局人工智能的百度,将靠什么来完成翻盘?

若要铸就曾经辉煌,唯有回到年少轻狂。

历史,总在悄然间不断重演。

一、框计算之争:2008年12月~2009年8月

2009年8月18日, 北京大饭店。在百度创新技术大会上,李彦宏带着李一男、叶朋一起,提出了一个十分接近于谷歌ONEBOX整合搜索技术的全新概念——框计算,而这距离上一次发布阿拉丁计划仅仅才过去了8个月。这也标志着百度已经到了可以大规模流量变现,收割竞争对手战利品的快乐时间。

因为谷歌中国败局已定。

1年多前,谷歌中国办公室创始团队中最优秀的工程师——黄峥离职创业,而在本次大会结束的第17天后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的负责人李开复突然宣布辞职。2010年1月12日,25岁的蒋凡陪伴谷歌中国走完最后一程。显然谷歌的退出,对于彼时中国互联网的格局乃至百度本身的业务线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条百度在谷歌退出以前的产品技术时间线:

2002年,百度内部项目代号的“闪电计划”——日访问页面提升10倍,日下载数据库量级达到谷歌的130%,更新频率更高,且页面反应速度必须持平谷歌。

2003年,百度图片、新闻搜索业务上线,而这项技术直到2011年谷歌才在INSIDE SEARCH大会上发布。同年,百度贴吧上线,直接切入了社交网络领域。

2004年,百度WAP搜索发布,率先拥抱移动互联网。

2005年,百度知道上线,将互动问答平台与搜索业务完美结合,而谷歌问答直到5年后才姗姗来迟。

2006年,百度百科上线。

截止2007年底,百度的产品技术线清一色所共有的显著特性中最核心的一点,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走对方没走的差异化道路,使其无路可走。这个问题上,淘宝网大战ebay以及QQ大战MSN时都曾采取过类似的策略,但上述产品差异化的前提必须是拥有一个直接威胁自己性命的竞争对手存在。

没有谷歌陪练的百度,却放松了本不该放松的警惕性。

此时距离北京1200公里外的杭州——阿里巴巴已由王坚博士启动了阿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架构自建。而腾讯这边的邱跃鹏,早在6年前QQ空间、QQ秀业务线时就已经发现,彼时腾讯基础设施架构陈旧导致响应速度诸多的问题,他于1年多后开始启动腾讯云的小组。

那么,彼时BAT公司为什么会选取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发展赛道?

显然,阿里云计算、腾讯云都是自下而上发展的产物。

特别是2008年,淘宝网终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而这种增长带来的问题则是阿里服务器在用户订单暴涨面前,旧的IT基建已经无法满足。而如果只是继续采购服务器的话,面对当时还未全面盈利下本身免费还不扣点的淘宝网,可能彼时全部收入加一起都不一定买得起服务器,为此阿里云几乎可以视作阿里历史上继淘宝网、支付宝后的第三次独立创业项目。

而腾讯方面,汤道生、郑志昊的QQ空间与庞升东51.com激烈交火的日子里,最让马化腾提心吊胆的也是因为IT基建问题导致QQ空间加载速度一直提不上去,导致全国QQ空间响应速度基本都维持在5秒以上,因此腾讯云的萌芽也同样来自彼时业务线的急迫需求。

但百度框计算、阿拉丁计划显然是自上而下思路影响下的产物。

百度基于彼时与谷歌之间的竞争即将结束收尾,作为一家以搜索为核心业务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有资格,也有义务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广告收益来给予海内外投资者更多信心。于是在基于广告收益提升的大前提下,专注于提升深层信息WEB便利化和精准检索的阿拉丁计划,以及专注于分析前端用户搜索需求进行关键词相匹配的框计算,就成了极佳的商业化变现利器。

框计算具备了典型的web3.0概念

那么,百度彼时选择框计算和阿拉丁计划而不是云计算,是否是个错误?

首先,框计算的战略目标是彻底锁死中国互联网第一流量入口。因为从技术模型上看,框计算作为PC互联网时代一站式服务的代表,这种在一个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即可匹配相应的需求交互模式,其背后所能达成的目的除了方便用户匹配应用程序、相关网站、关联内容外,更重要的它可以直接为合作伙伴和自己旗下业务进行导流。

这种模式与8年后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有着非常类似的血缘关系——都是基于一个高频使用习惯的流量场景内提供用户多维度需求的精准匹配,匹配的对象可以是腾讯公司旗下业务或被投公司的业务,也可能是第三方开发者的业务,但前提是他们均隶属于腾讯开放平台的开发者。因此从业务角度看,百度当时的这种做法显然是正确的。

其次,框计算不是一种技术革命而是搜索技术的一次提升,但云计算在彼时作为概念尚处于探索期,且商业化之路困难重重,甚至在阿里云的诞生之初,都未曾想到过今天如此花样繁多的商业化思路。

有意思的是,国内最早在云计算方面进行过商业化变现尝试的代表,也并非最早布局的阿里云,而是腾讯云依托QQ推出的一款作为QQ会员增值服务项目——QQ网络硬盘。从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腾讯QQ早期需要将用户交流信息进行云储存和淘宝网、支付宝需要将商家与客户的交易记录、商品信息,以及第三方支付的信息上传服务器的两个核心业务。

从实际需求角度看,百度进入云计算领域的迫切程度是无法与AT相提并论的。所以从技术视角看,框计算更保守也更稳妥,云计算更激进也充满不确定性,没有高下之分,BAT只不过分别找到了最适合自己业务实际需求的技术赛道。

最后,百度对于PC互联网时代的deadline显然是存在误判的。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常委会决议通过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中国用了10几年时间从2G过渡到3G时代,而基于PC端百度框计算在3G时代到来后才提出构想,显然百度彼时的判断是4G时代可能不会那么快到来,流量红利的收割期仍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从发展视角看,百度彼时的战略短视为后来埋下了隐患。

阿拉丁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变现的搜索广告加权系统

最终,百度阿拉丁计划和框计算概念反响平平。8个月内,CTO李一男、COO叶朋相继离队,前者加盟12580、后者入伙阿里巴巴。

尽管两位高管离职的原因至今仍然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百度在上述两个项目交替进行的8个月里,百度实际上已经开始掉队。百度自诞生以来保持的技术站位优势,因为这8个月的变化而开始消退,在云计算赛道上落后阿里云、腾讯云并留下了一个接近4年时间时间差,从而奠定了阿里云、腾讯云此后在业界的领先地位。

可下一场云计算大战,在百度掉队的同时却悄然拉响。

二、云盘大战:2012年3月~2016年末

蛰伏了接近2年,在阿里内部饱受烧钱争议的阿里云,让王坚急需一次向业界证明云计算存在价值的机会。于是马云找到了胡晓明,逼着他的阿里金融去找王博士“提个技术需求”。

2010年,中国第一个采用阿里云自主研发“飞天系统”的产品——阿里金融,因为云计算技术巨大的计算力和低成本优势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最终它成了中国第一个采用云计算架构的商业银行——网商银行的前身,它于2015年6月25日开业。

几乎是前脚贴后脚。

腾讯方面于2014年12月28日上线的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其第一笔贷款由总理亲自完成放贷,而此时已经对外秘密运营3年多的腾讯云,亦属首次对外曝光。值得注意的是,当邱跃鹏刚刚协助完微众银行后,立刻被马化腾派往北京,因为彼时滴滴因为和Uber的补贴大战导致了订单暴涨,而滴滴的服务器濒临宕机时,马化腾对程维的求援信显然不能不管,于是腾讯云团队一组前往北京、一组驻守深圳,花了7天7夜救了滴滴一命。

既然阿里云、腾讯云都已初长成为战斗部队,那么百度云又在哪里?

真实的情况是百度云刚从娘胎出来没多久。2012年初,姗姗来迟的百度云计算成了BAT三家中最后一个进入云计算领域的玩家,比阿里晚了4年,比腾讯晚了2年。或许纵观百度技术史上,这是头一次处于落后状态。

然而,时间却不等人。一场云储存的大战悄然爆发,BAT自电商、搜索、社交以来,第四次以战争的形式完成聚首。

在云计算领域,通常业界会以数据库、弹性计算、安全防护、大数据、CDN、域名注册服务,以及云储存在内的7个维度进行综合研判,云储存属于云计算技术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自苹果于2011年6月发布革命性的iCloud后,这种通过存储资源到云端供使用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取用的模式,在云计算领域中是难得的一个“既可以To C也可以To B”的业务模块,是兵家必争之地。

首先是阿里方面,俞永福的UC当时刚刚被收购不久,与阿里云业务还未完全打通,包括神马搜索在内的新业务也在招人筹备中,因此UC云盘选择独立入场,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刚刚收购案结束后给阿里同事们露一手。但由于没有争取到阿里云的更多协助,以及更多的流量扶持,使得该业务存在后劲不足的情况。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至今阿里云仍然还是以To B业务为主导,而To C业务盈利模式在当时尚不清晰。

腾讯方面,微云作为正统QQ硬盘的继承者,拥有包括腾讯QQ在内的多个流量入口的支持,但彼时微云隶属于云计算部门,与微信WXG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微信团队后续也开发了类似简化版微云的收藏功能,使得作为PC互联网时代产品微云在移动端严重缺乏流量支持。

360方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但仍然有360手机、浏览器、安全卫士等大型流量入口的支持。特别是360卫士用户直接能通过原账号获得云盘,同时又拥有专业安防的品牌口碑,对于用户关注的隐私数据和帐号安全方面颇有奇效,因此在网盘大战中属于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

除了上述3强,华为、金山、115、华硕在内的一些列玩家也在1年内相继入场。百度网盘于2012年3月23日正式上线,成了百度云计算亮相后的第一个产品。至10月,百度网盘的用户量已经突破1000万,随后“8国联军”的冲突开始走向全面升级。

当传统的导流活动,免费会员赠送都已经无济于事时,同一时间国内所有网盘玩家都采取了最为残酷的基础设施军备竞赛——扩容大战。与打车大战、外卖大战不同的是,网盘大战的赛道不需要一单单补贴用户真金白银,而是需要平台方一卡车一卡车对外采购那些贵得心惊肉跳的服务器,或者建起更大更强的机房。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金山快盘在第一时间突然宣布:免费赠送50G空间,最先点燃了导火索。几天后,UC云盘率先将之前的4G容量扩容到了2TB,容量一夜暴涨了500倍。而115云盘在UC扩容后迅速升级到8TB后,使得UC云盘发生用户大规模迁移,几天内115的用户数据暴涨,极大地刺激了其他玩家。

腾讯微云在此时选择出手,将扩容提高到了可怕的10TB,当时一度业界认为这是一次典型的“腾讯式的后发胜利”。然而隔天,腾讯的老冤家360冲了出来叫板——36TB的空间成了当时国内网盘扩容大战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当时所有人都以为3Q大战又一次爆发了,而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军备竞赛。36TB成了一道难于逾越的壁垒,今天我们把这个容量简单换算成实体硬盘的价格的话,每个用户云盘的单价就超过6000元。

入场、混战、补贴升级、巨头入场,网盘大战的最后变成了熟悉的死亡进行曲。

2016年3月4日,115网盘最先传出停用部分功能的消息。14天后,阿里巴巴旗下UC网盘宣布关闭。4月25日,新浪微盘宣布关闭,次日金山快盘宣布关闭。5月3日,华为网盘停止用户数据存储分享服务,24天后腾讯微云的突然关闭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360云盘的突然关闭一度引发了用户对数据丢失的恐慌

此时,胜利的曙光照向周鸿祎,号称永不关停的360云盘似乎笑到了最后。然而无情的事实在5个月后的10月20日打了周鸿祎的老脸——360不仅关闭了个人云盘服务,还公告将在次年2月1日清空全部用户数据,并注销所有云盘账号。

次年51国庆节当天,华硕网盘关闭了上海机房。几乎所有的网盘关闭时都用了统一的对外说法:为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网盘涉黄、涉盗版内容的清查工作。而事实上却是他们因为基建的成本压力而真的玩不下去了。

剩者为王,百度笑到了最后。

网盘大战是百度转型后数年来的第一次胜利,这也是百度云的第一次胜利。此前糯米、百度外卖、音乐、移动支付等一系列赛道上挫败的画面,一度让这家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处在“百度是不是不行了”的阴影中,但这次新赛道上的成功,让“狼厂”人找回了一些翻盘的信心。

为何一度落后的百度云,能跑赢网盘之战?

技术上,百度云在开始之初就用了自行研发的一套去IOE架构,这与阿里云在2008年开始研发飞天系统时的初衷是一样的,而在此基础上开发处理费结构化数据的技术,可以用非常廉价的PC服务器支持千万—上亿人次的搜索。

竞争对手如果不采用这种手段,结果就是服务器成本+维护费用最终压垮整个业务,但这种核心技术彼时只有BAT三家掌握。阿里云侧重点放在了安全防护和大数据分析,腾讯云则押注大数据基础服务和数据应用层面,而百度押注的方向中云储存是一个重要模块。

光伏供电的阳泉中心极大的降低了日常维护成本

在基建上,百度云(阳泉)计算中心在中后期发挥了重大作用。采用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阳泉中心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该数据中心作为百度网盘的主要储存基地之一,总装机规模16万台,节能43%的绿色模式下百度进一步拉底了成本。

在战术上,网盘业务采取的是典型的互联网打法。利用网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积累百度一堆丢失的用户数据和用户量,用免费策略培养他们使用习惯,为后续百度云计算特别是人工智能业务方面蓄积用户基数并打造使用场景。而竞争对手,特别是AT本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拥有良好的用户积累量,因此他们对于网盘这样小业务上的争夺上并不需要号召全公司之力拿下,这也在侧面为百度留下了机会。

网盘大战的小胜显然只是个起点,百度云距离AT在云计算技术上的差距仍然不小。

2017年4月,李彦宏出版了一本新书。业界同僚本以为云储存业务会是百度重新回归的起点,孰不知那本名叫《智能革命》的书从头到尾都围绕着“人工智能”展开——百度公司随后便开始了新一轮的人员架构调整,AI 成了百度继搜索后的第二道主菜。

三、AI争锋:2013年1月至今

2018年10月19日,北京。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李彦宏宣布阿波龙无人车已经运营1万公里零事故率,但他也担心百度的一个小错误可能会导致整个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速度的减缓;马化腾于同一天的演讲中也提到了关于腾讯车载微信,之所以迟迟没有推出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要保障安全第一。而马云,在此前更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技术的使命不是为了不作恶”。

技术是中立的,但技术公司可能不是。

曾几何时BAT三家都有了一套挥之不去的恶名标签:阿里的假货,腾讯的抄袭,百度的虚假广告。由于对技术缺乏敬畏之心,让三家公司在历史上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技术的使用者再次试图寻求新技术的帮助时,技术并没有选择那些利用自己谋取私欲的人,而时间投向了真正热爱技术的人的怀抱。

AT在5年间,围绕30多个赛道进行了角逐:打车大战、外卖大战、共享单车、无人货架、新零售等大战耗资亿万且触目惊心的最后,仍然未能分出胜负。而百度方面,拱手让出了手上那些让对手垂涎已久的赛道,选择放弃与AT争天下,转向新技术的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思路与谷歌在2004年上市后,从平台型互联网公司转型为技术型互联网公司的决策几乎一致。只是百度历史上走弯路时所受的挫折,远比谷歌要多,也更深刻。

百度切入商用无人巴士的角度,与国内其他电动车企的消费级电动车思路截然不同

过去5年,百度又都干了什么?

2013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并在硅谷布局了人工智能实验室。

2014年发布大数据平台,深度语言系统,开始进入自动驾驶领域。

2015年推出机器人助手,无人车开始上路测试,第二代深度语音系统发布。

2016年无人车开始试运营并拿下路测牌照,百度大脑AI发布,

2017年第二个硅谷研发中心成立,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对外开放,并累积拿下人工智能专利2000项。

自2016年来,百度内部提出“以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作为核心驱动战略。而从当前最新组织架构上看,百度多年围绕广告销售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已成为历史,AI first的公司架构已经形成:

原核心的百度搜素独立为搜索公司,由向海龙负责包括搜索、移动以及糯米三个事业群组,其老业务已被持续压缩。

新兴业务事业群组EBG&TG由张亚勤博士负责,包括基础技术、百度云业务、教育以及国际化业务。

人工智能技术平台AIG独立成军,标志着百度成为国内第一个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独立部门运作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由王海峰负责包括语音技术、图像技术、视频技术、VR、NLP,知识图谱、数据智能以及深度学习平台在内的8个条技术研线。

新组建的IDG将智能驾驶业务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运作,实属国内外罕见。李震宇当前负责包括全自动驾驶,智能辅助驾驶以及车联网业务,一方面是独立无人车开放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在下一步辅助改造汽车厂家进行智能车相关的开发与协助。

智能生活事业群组SLG,由景鲲负责人工智能助手——度秘事业部、智能硬件生态渠道部,以及Raven Studio 工作室三个部门。

从框计算、阿拉丁计划到云计算服务,最终押注人工智能,百度10年来的技术发展更迭背后暗藏着怎样的逻辑?

如果从BAT核心业务的原点看,腾讯倚重人与人的沟通,阿里巴巴侧重商业形态的构建,而百度从一开始就该一个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因此基因上决定了百度就更适合作为一家提供高技术支持的服务方,而不该是简单粗暴的流量变现。

而框计算和阿拉丁计划的无功而返,也证实了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所能真正做到的商业化——绝非只是简单粗暴的卖广告,因为人性远远落后于我们所拥有的科学技术。同理,英伟达这样的高技术公司,断然不会去拿着技术来干挖比特币这样愚蠢的勾当。

2018年,AT的角逐在10年不遇的外部环境变化中开始发生反应。BAT相继押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相关技术后使得三家公司重回同一起跑线,而百度经历了多复盘与探索后似乎也回归了创业的初心。阿里人工智能将云计算与其商业大数据相结合,通过解决电商、物流、在线推广、金融、城市管理、医疗等多个应用场景。腾讯人工智能将游戏娱乐放了一个高点,而在To B业务方面腾讯最近的一次大动作则是将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华东总部安在了上海。

而百度人工智能以自动驾驶平台Apollo为核心,以Dueros操作系统作为入口,集中火力攻克出行与日常生活两个场景。

所谓同向为竞,相向为争。技术的竞争最终仍然应由技术来决定胜负。技术虽然没有价值观,但是技术却可以实现一个价值观。

技术本该值得尊敬,技术理应值得信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文章TAG:51上线早知道您知道51什么时候开通的吗?上线早知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