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寻山西忻州籍战友张全富,山西代县有什么部队

寻山西忻州籍战友张全富,山西代县有什么部队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01:34:20 编辑:生活知识 手机版

这支部队总兵力5万人,并组建了炮兵,工兵和汽车部队。有趣的是,杨七郎的坟墓有两座,一座在今天津宁河县西南潘庄,另一座位于山西代县枣林镇东留属村东南方向(这个地方是杨七郎的家乡)(山西代县杨七郎墓)问题来了,这两座七郎墓,哪座才是真的呢?首先告诉大家,这两座墓都是杨七郎墓。

哪些保留古老番号的部队?

解放军的头号王牌军,当然是来自于第四野战军的38军。可是,少有人知道,解放军建军历史上,可不是只有一个38军。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到底多少个38军。一般来说,38军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的38军。这支部队,历史非常悠久,听我给你一一道来。38军成立于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编而来,下辖三个师分别是112师,113师和114师。

后来辽北独立第10师也划入了38军指挥,就是151师。这支部队总兵力5万人,并组建了炮兵,工兵和汽车部队。38军从祖国最北的松花江边一直打到云南中缅边境,纵横5000公里,转战11个省市,歼敌16余万,攻占大小城市100余座,解放了半个中国。其中最为精彩的战役,当属天津战役。38军奉命入朝作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梁兴初将军指挥下,松骨峰一战共歼敌1.1万余人,缴获坦克14辆,大炮200余门,汽车300余辆。

一举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这场战争后,38军拥有了“万岁军”的美誉。改革开放后,38军下属的112师,成为了我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可见38军在解放军中的超然地位。1985年38军改编为第38集团军,是我国第一个集团军。2017年,第38集团军改编为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38军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部队。

112师334团,被授予了平江起义团,纪念彭德怀元帅组织的平江起义,也代表了38军的悠久历史。除了334团,338团也被授予了红军团的称号。说完这些,我来说说我们建军历史上的另一支38军。去年热播的抗日神剧《河山》中,主角的原型便是杨虎城将军手下大将赵寿山。西安事变后,杨虎城第17路军被瓦解,改编为38军,孙蔚如为军长,赵寿山和李兴中分别担任17师和177师师长。

后来,17师扩大为38军,赵寿山兼任军长,177师则扩编为96军。经过多次调整,38军下辖17师、177师和55师,张耀明和孔从洲分别担任军长和副军长。因为蒋介石不停在38军内部掺沙子,大量黄埔系军官进入,并且坚决执行内战命令,反对和平。最终,38军内部的杨虎城赵寿山旧部以民族大局为重,发动反内战起义,投入了解放军的怀抱。

1945年7月17日,17师在张军振带领下发动洛宁起义,1946年5月15日,孔从洲带领55师在巩县起义。这两个师北渡黄河加入解放军后,接受和平改编,成了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隶属于陈赓兵团指挥。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的番号,从1946年到1949年2月,延续了2年多,而四野第38军则在1948年11月就成立了。

山西代县雁门关还有杨家将的后人吗?

不仅有杨家将的后人,而且数量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几个聚集地之一。鹿蹄涧村最出名的是杨忠武祠,也被称作是杨家祠堂。鹿蹄涧村——杨家祠堂杨忠武祠鹿蹄涧村则是距离山西雁门关代县城东20公里的地方,如今可谓是香火鼎盛,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杨家将后人来到此地祭祖。其实很多人都被历史演义故事误导,杨家将确实存在,但是并没有小说当中所书写的这么凄惨。

小说当中的杨家将家主名叫杨业,膝下有8个儿子,基本上都战死沙场,或者是被奸臣所害。除了他们之外,杨家将还涌现出一大批的杨家将女郎。以杨业的妻子佘太君为首,年近百岁的年龄仍然带兵出征。历史当中确实有佘太君的身影,但是并没有带兵出征的记载。其实杨家将父子从五代北汉时期就已经镇守在雁门关,后来才归顺北宋。因此在此地传宗接代,虽然有多次战火的侵扰,但是传承一直没有断过,所以在此地修建了杨家将祠堂。

杨家将祠堂确切地址在鹿蹄涧村,关于此地还有这两个传说故事。在祠堂的前面有一块怪石,整个石头有两尺高左右,放在一个五尺高的石台上面,石台上雕刻着泰定元年的字样。最重要的是上面两尺高的石头,刻着一只带有箭羽的梅花鹿。根据杨家将族谱的记载,以及杨家将后人的口口相传,这块石头来自于元朝初年。当时已经传到了杨业的十三世孙杨友,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杨山。

两人在一次打猎的过程当中,射中了一只梅花鹿,但是被他带着箭羽跑了。两个人一直追着上去,就到了现在的鹿蹄涧村。眼看就要追上,梅花鹿突然头着地,紧接着就消失不见。两人深感奇怪,于是挖地三尺,就找到了如今那块高两尺的石头,上面正是刻着一只带有箭的梅花鹿。两人坚定的认为鹿和禄同音,一定是代表着祥瑞,所以就把整个杨家人都迁了过来。

虽然这种故事一看就是虚构的,不过这几百年来,杨家将后人一直是津津乐道。在三人成虎的影响下,似乎显得更加真实了。不过他们搬过来的时候,显然不可能就建造杨家将祠堂。根据史书记载,杨忠武祠是杨业的十六世孙杨怀玉,奉元朝皇帝的指令建立。不过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杨家将后人失散了一部分,虽然后来还是找了回来。他们共同决定每隔60年,在此地召开一次宗族大会。

后来又经过后代十几代人的修缮,如今的杨忠武祠看起来越发的宏伟壮观。占地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上有"颂德楼"题匾,祠堂门前筑台阶二十四级,阶下有石狮一对蹲踞左右。祠门三间,每间前檐各悬金字巨匾一面,中书"奕世将略",左书"一堂忠义",右书"三晋良将"。门楣上立一盘龙蓝底大匾,上有"忠武祠"三个金字。不仅如此,祠堂两边还雕刻着宋朝皇帝颁给杨家将的十几篇诰敕。

当然吃水不能忘挖井人,还专门建造了一块墙,上面是当年杨怀玉修建这个祠堂发生的各种事情。家族的传承——杨氏族谱作为最大的杨家将聚集地之一,光有祠堂显然不够,还要配备有记载非常明确的家族族谱。目前在杨忠武祠内部,存放了两部杨家将族谱。本地的族谱最开始是从元朝开始修建,也就是建造杨忠武祠的时候。明朝万历年间又重新修订一次,等到清朝道光和光绪的时候,这已经是第四次了。

可惜前两本都丢了,只剩下了最后两本。这两本基本上是按照:一卷为旧话记略,二至六卷记世系,七卷记封秩,八卷记诰封,九卷记坟墓,十卷记人物。这样的方式记叙。当然后来也差点遭遇过毁灭,比如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经拿着刺刀逼着他们交出来,最终也没拿出来。文革的时候,杨家将祠堂里面的很多卷宗差一点被当做废品卖掉,幸好机缘巧合之下保存了下来。

潘庄有杨七郎墓,那山西代号杨七郎墓哪个是真的,难道有两个?

史料记载杨七郎名叫杨延玉,北宋名将,并州(山西)太原人,金刀令公杨继业的第7个儿子,杨六郎的胞弟。相传杨七郎在金沙滩一战被奸臣潘仁美乱箭射死,原来杨七郎曾出于正义打死了祸害百姓的潘豹(潘仁美之子),潘仁美为儿子报仇,以公谋私害死了杨七郎。历史上杨七郎是战死在山西陈家谷,陈家沟一战杨家将全军覆没,只有杨六郎幸免于难。

到后来,杨六郎拜边关大帅在北方抗辽。有趣的是,杨七郎的坟墓有两座,一座在今天津宁河县西南潘庄,另一座位于山西代县枣林镇东留属村东南方向(这个地方是杨七郎的家乡)(山西代县杨七郎墓)问题来了,这两座七郎墓,哪座才是真的呢?首先告诉大家,这两座墓都是杨七郎墓。咱们先说说天津宁河县潘庄这座七郎墓。据《宁河县志》记载,杨七郎墓在县西潘庄,旧庙尚存,疑昭弟也。

(昭,指的是杨延昭,即杨六郎)。相传潘庄七郎墓所处的地方,在北宋时是抗辽的战场,杨六郎曾经带领部队在宁河县境内的七里海一带和辽军死磕。我们通常所说的杨六郎拜三关大帅,指的是北方的霸州(霸县)益津关、雄州(雄县)的瓦桥关、瀛州(河间)的高阳关这三关。在北宋抗辽的时候,杨七郎和杨六郎在这一带和辽军死磕,杨七郎在潘庄被潘仁美暗算射伤,负痛跑到了潘庄西,由于流血过多就死了。

一种说法杨七郎死后的那个地方慢慢隆成了一个大土堆,人们为了纪念杨七郎就为他立了一座坟。(潘庄七郎墓)还有种传说,杨七郎死在了潘庄,潘仁美为了掩盖罪行,把杨七郎的头割下来扔到了永定河里,平时安静的河水刹那间奔腾咆哮,七郎头就逆流起起伏伏漂流到了山西代县。七郎家乡的人们就把七郎的头葬在了现如今的七郎墓里。

文章TAG:寻山西忻州籍战友张全富山西代县有什么部队山西忻州战友

最近更新